某房企失业人的简历满天飞!

2023-07-27 17:57:48 来源:地产八卦

写在前面——

最近有个半体制内设计公司的妹子,在搞招聘


(资料图)

好家伙,乌泱泱的简历纷至沓来,个把月的时间里,已经迅速集齐三四百份

有一半来自各大地产公司

妹子兴高采烈跑来问哥——

你们是不是要垮哒?

你断供了吗?

你破产了吗?

暂时还没有,让妹子很失望

但突然一下碰到这么多地产人,他们跨行转型到底怎么样?有没有把地产恶习带到体制内害人?还是瞬间激发了哥的兴趣

于是有了今天这篇

知道地产不好过,但没想到难到这种程度。

01.

随手翻翻最近成摞的简历,都是熟悉的50强,甚至TOP10:某科,某创,龙某,保某……还有一小半来自本土极富盛名的开发商。

夸张点说,就凭我手上这批地产人简历,估计都能开一家房地产公司。

他们干过地产体系各种岗位——

策划,营销,工程设计,项目管理……

有含着金钥匙出身的管培生,也有不到30岁就做到部门主管的佼佼者。

再仔细瞅瞅,瞬间感受到了一点“人类的参差”, 大多数应聘者的履历都相当亮眼——

人均985、211名校毕业,半数以上研究生学历,其中还有保研、一等奖学金或者留学经历。

至于工作经验,要么带过团队,要么参与过核心项目,动辄管理过至少千万量级的工程,或者能应用一堆管理工具……

形象照更不必说,从着装到发型都力求精致体面。

我记得面试当天,他们都把头发梳成大人模样,衬衫扎进腰带里。乍一看还以为被哪家资本巨鳄看上了,要来收购我们公司.......

总之,和看地产折页一个感觉,字里行间皆“优秀”。

大多数应聘者年龄在30~40岁,很少有纯技术岗,几本都冲着管理岗而来。

印象最深的,是一个来自某地产公司的营销大叔。大叔带着30年+的职业经理人经验,和年薪40w的薪资期望,前来应聘客户主管。

我真的很怕大叔知道我们薪酬体系后,会很失望,白瞎了这么多年的经验。

总之,这简历看了有种“我不配”的错觉——

这样的履历,配上这样的薪资待遇,属实有很高的性价比。像是会被各种大boss亲自上场争抢的红人,但现在......他们正接受一个20多岁小丫头的盘问,哎!

02.

话说接到200份地产人简历,我们招了多少呢?

目前为止,只有几个人。

当然,后续简历还在陆续安排面试中。

因为我们需要策划,推广,还需要现场布置工程,所以多少和地产有点专业对口。

这大概也是能收到这么多地产人简历的原因吧。

地产人转行,是否带着点猛虎下山的威胁?

从他们出现的第一天起,我们只有一个感觉——

快被地产狼卷死了!

他们真的,巨能加班!

我所在的部门,新入职一位来自地产的同事。从他上班的第一天开始,就没有人比他更晚下班。

即便是为了突击任务临时赶工加班到转点的设计师们,也只能有幸和他同时走出办公室。

只有了解地产的人才知道,这只是他们的常规素养。

毕竟,996你就受不了了,那你有没有试过真正的007全年无假,还是24小时随call随到的那种;离乡背井你就受不了了,那你是没试过跟着集团的步伐,天南地北开疆辟土,五湖四海浪迹天涯……

其次,他们相当有眼力见。

嗯,就是字面意思。

比如大家同时进入会议室,陆续准备落座开会。他们会首先关注到某个方位有西晒,主动拉好窗帘,调整灯光和空调温度。

遇到不懂的工作,比起直接发问,他们更倾向于创造和上级的独处机会,请教问题的同时,顺便讨论一下工作的体验和心得。

至于常规的职场礼仪,诸如帮忙按电梯门、刷门禁卡等等,待人接物更是带着“场面人”的气质,这些从他们入职地产平台的第一天,就已经是刻写进骨子里的基本规则。

相比我们这些傻白,他们很懂得请示与汇报。

有多少职场人,即便工作上十年,还会不断被上级催节点,被领导追着问进度?

但在地产平台摸爬滚打几年,请示与汇报,是必备的基础能力,但凡让领导主动催,那一定是自己的工作不到位。

新同事们入职以来,也保持一样的习惯。

每天准时汇报当天的工作进度和次日的工作计划,如果遇到重大或紧急项目,汇报次数和篇幅一定会增加。在格式和用语上,也非常规范,商务范儿十足。

总之,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,在这样的工作作风面前,大多数员工都会显得相对随意,甚至吾日三省吾身的时候,自己都会怀疑“莫非多年以来,我一直对工作不够敬畏?

03.

所以在最初的试水期,地产人的表现,显然有点鹤立鸡群了,很容易建立好感度。

但是很多时候,工作和谈恋爱差不多,一开始的新鲜感维持不了多久,后期还得看能力的匹配和人员的磨合。

在实践过程中,他们多少有点水土不服。

毕竟大多数地产企业,对人员的分工足够精细,也相当明确,甚至每个岗位都有着细致且规范的标准。他们很可能只在固定岗位上负责固定流程的工作。

不到达管理岗位,几乎没有机会挑大梁,不具备全盘思维。所谓带领过团队,多半是统筹乙方工作,向上级汇报。

这样一来,具体的工作有乙方执行,而最终的决策,由领导定夺。

所以进入到新团队,他们很容易进入一个怪圈:

不熟悉具体的实操,做不好一张表格或者一份报价,也很难组织工作拿出一套完整方案。

然而,缺乏执行经验的后果就是,可以辨别优劣,却无法给执行伙伴具体的实操建议。

比如多数设计师是无法准确处理“字大一点、颜色暖一点”这种指令的,你必须告诉他大到啥规格,暖到啥程度;

供应商也无法判断所谓的“质感不好”是啥意思,必须描述出你需要的效果,他才能提供材料来参考;

工程报价时,必须细分到比如硬装改造、水电路改造、地面铺装、墙面铺装……每一个细节工程的价格,只以区域划分为三四个大项是绝对没有说服力的。毕竟就算自家装修,也绝不会出现客厅总价、卧室总价、书房总价为划分的报价。

而施工方的报价中,假设有诸如470元/平墙面刷漆,这样离大谱的单价,必须得发现问题,并且及时核实。

但凡有两三年实践经验,都不会在以上问题上出现疏漏。然而这些问题,在新同事们身上,反复上演。

我的猜测是,本质的原因在于,他们在实操上的经验几乎为零,从前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上传下达的事情,既不知道怎么做,也不知道如何做好,更加轮不到他们来为结果负责。

时间一长,就会发现他们既不能执行具体的工作,也无法准确对任务进行统筹和判断,多少有点陷入不上不下的境地。

其次,就是当身份开始转变,由甲方变成乙方时,对“需求”无法敏锐捕捉。

毕竟从业以来,一直是需求发起者,甚至是需求的“传话人”。当自己变成乙方,一时间根本无法从甲方的大段对话中提取重要信息,甚至一个不小心还会忽略重要信息。

比如甲方明确要求合同额不超过150w,你搞个187w的报价,是不是有点想当然了?

原始建筑严重老化,明显不适合进行结构改造,你上来就要干掉一面墙,未来蓝图构想得再精彩,甲方只怕房子塌了。

甲方在谈话中提及的偏好,庄重大气也好,清新优雅也罢,其实都是在为整体风格定方向,绝不是简单聊个天,最后给出的效果图不能说一模一样,只能说毫无关联,这事怕是要黄。

另外,就是非常热衷开会。

比体制内老领导还喜欢开会,这就让我很费解了。

即便是遇到火烧眉毛的紧急任务,比起马上请示领导、组织工作、分发任务,他们脑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往往是“不如开个会,形成ABC三套方案让领导选择吧。

我不知道是我接触的地产人,有这种习惯,还是这种习惯就是地产人特征?

但也一定程度上说明,从前的工作经历,不一定具备“通用”优势,换一个赛道极大可能面临“从头开始”的境遇。

04.

说实话,经过这段时间接触,我认为,对大多数地产人来说,转行的机会成本非常大。

从他们的学历来看就知道,当初进入地产的门槛并不低。

带着名校光环走出校园进入房企,自己曾经的“拔尖”,在地产行业只是稀松平常,这也就注定晋升之路艰难曲折,每向前一步都要超越众多起点和能力并不逊色的人才能到达,付出的时间和心血数不胜数。

所以不到万不得已,他们不会离职,更不会转行。就算偶尔有地产人自觉自愿跳出内卷圈,去开辟新未来,也一定会反复掂量风险收益比。

但市场行情有起有落,但谁也不敢保证自己所在的公司能侥幸存活,更不确定自己会不会被干掉。

很多房企在降薪之后,基本工资和绩效不断缩水,明里暗里地提示你,差不多就行了,大家一拍两散各自安好。

我的新同事说出一个很扎心但很现实的感受——

高库存另外一个说法是产能过剩,但当下的情况,不仅是存量过剩,更是职能和人力过剩,很多地产人到了想留也留不住的时候。

同样地,还有低水准和同质化的技能过剩,只不过这些问题在地产行情高歌猛进的时候被忽视了,甚至在行情上扬,销量走红的行情下,每个人都有种莫名的荣耀感,认为功勋章中必定也有自己的贡献。

但在当下的情形中,一点点过剩都是多余,当初卷得越狠,如今哭得越早。

地产行业节奏快,新陈代谢也快,这一波的离职潮,只是这一轮周期的一个自然现象。

最后,哥再来灌一碗鸡汤吧。

其实从行业此时此刻的现实看,民企暴雷立刻塌方,而国企依然坚挺着发工资,这好像给人一种特别的安全感。

但作为一个从半事业+半国企跳出来的人,哥以亲身经历向大家证明,只要你是【企业】,都有断崖式崩盘的可能性。

为什么在行业最艰难的时刻,他们能挺住?说穿了,背后有人托底,延长死亡时间而已

国企布局房地产,有时候就是在下一盘大棋。

你可以流速很慢,利润很低,但这个板块存在一天就有一天的价值

但是,一旦托底的人认为没有必要,他随时可以抛弃你

而房地产最根本的问题,不是这个行业被时代淘汰了,而是一帮缺乏敬畏心的老板,带乱了节奏,偏离了行业属性。

政策风向一变,建立在空中楼阁之上的【创新模式】,立马遭受重创。

现在那些还活得好好地开发商,民企也好,国企也罢,并不是说他真的比别人强多少,而是前几年最疯狂的时候,他们没有跟风。

哥说句不中听的,现在没有暴雷的民企,在2016~2018周期,什么表现?

他们甚至被认为【踩空】了武汉楼市!

但恰恰是当年的【不作为】,没有ALL in搏命,反而会安然度过这场危机。

只要身处这个行业,没有什么是绝对安全的。

说句烂大街的话——体制不是护身符,能力才是。

在这轮新的变革中,房地产各个环节与职能,有人离开,但那些岗位永远有人接替。

价值链在重构,新业务,新职能,新需求,总会有人匹配新标准。

这个世界没有神话,如果有,那也是埋头干脏活/累活,由量变积累到质变的刹那芳华。

一代人终将老去,但总有人正年轻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